安徽科技服务业奖励补贴汇编!2023年安徽省科技服务业十条政策归纳及申报指南、奖补标准

2023/2/16

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请各相关企业单位关注以下内容,希望您的企业更好的发展。小编现将本政策的支持方向和申报条件、程序总结如下,希望对你的申报工作有所帮助。如有申报意向或了解更多申报内容可以扫微信或电话(18715034835)免费咨询: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体系认证等)
一、优化研发设计服务
赋予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职能,机构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不低于70%。将技术转移机构纳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录管理,每年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工作绩效评价,发布排名。实施科技人员“双聘制”,允许企业高端rencai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支持创新主体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鼓励使用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融资,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省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省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
二、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桥梁
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指导建设一批基础性、先进性、权威性、公益性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省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鼓励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在皖高校利用相关资源建设面向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主导产业企业提供研发试验、检验检测、中试、设备共享、科技查询、技术咨询、知识产权创新等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与风险,助力主导产业做实做强做优。遴选认定一批省级创业研究院(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规定最高给予50万元补助。支持属地政府对向公共服务平台购买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核定的实际发生费用给予50%的补贴,单个企业年补贴金额不超过10万元。
三、发挥优质工业互联网作用
提升“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打通政企数据连接,搭建省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以“云端应用程序+专业科创平台”为核心的科创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上平台、专家智库聚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鼓励支持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团队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发布科研成果,对接技术需求,成为生态服务商,并将转化对接实效纳入单位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业绩,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远眺”诊断行动,通过赋能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改造,匹配创业企业发展的各类场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提供“人社数字化工具包”服务,快速应用于创业企业,提升新创办企业数字化能力。推动有条件的市建立场景促进中心,常态化开展场景挖掘、策划、发布、对接等工作。
四、加强创业孵化器建设
依托“科大硅谷”,建设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空天信息等专业孵化器,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领域,每年招引一批青年科技rencai创新创业团队,纳入省新兴产业天使基金群支持范围,赋予rencai团队领头人“自主荐才”权。按照达标即准原则,支持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备案实行常态化受理,各地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可随时提交申报材料,市级科技部门审核后,分批推荐至省科技厅,省科技厅视情况每年不低于2批次公布认定备案结果。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每个基地给予120万元支持。启动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构建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与科技金融、创业导师等创业生态园区。引进省外知名高校院所在皖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建设科产城一体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引导开发园区、企业到沪苏浙等地设立“rencai飞地”“研发飞地”。
五、强化科技战略咨询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成立省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来自企业科技人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由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合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凝练真正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卡脖子”技术攻坚清单,年度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指导目录》等清单,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招募攻坚单位或团队,以“军令状”方式签订攻坚合同。对难度大、风险大的项目采用“赛马制”。发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优势,聚焦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和创新政策、预测预见分析、战略情报、创业研究等领域,汇聚国内外优秀创新创业rencai,建设开放合作的战略与政策研究网络,为科技领域宏观决策和创业研究提供咨询建议。
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
在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内设立天使基金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容错率最高可达80%。建立健全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参与支持机制,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财政奖补和股权投资力度。完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风险补偿机制,对银行和担保机构服务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形成的超额资金损失,加大风险补偿力度,调动银行和担保机构“贷早”“贷小”积极性。发布科创企业“白名单”,鼓励银行机构投早、投小,提升科创型企业首贷比。支持商业银行开展rencai纯信用、免抵押、免担保类贷款,单一企业贷款额度原则上初创期可达1000万元,成长期可达5000万元,资本市场挂牌企业的贷款最高额度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可全部为信用贷款。对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实施股改给予10万元奖补。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按规定对合作银行、合作担保机构给予不良贷款风险补偿。
七、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
大力招引境内外高层次创业团队,重点引进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发展急需、市场前景广阔、创业方案可行、创业者有过从业经验的高层次创业团队。每年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1000个左右,其中,高层次创业团队带头人应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包括副高以上职称、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此前应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在跨国公司、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3年以上;且成员一般应取得本科及以上学位,或拥有3年以上相关从业经历;各地可结合本地新兴产业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高层次创业团队范围。支持各地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招引优秀创业团队的,给予一次性奖补。对高层次科技rencai团队,在各市天使基金投资支持基础上,省级统筹基金资金给予支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支持国企高层次创新团队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二次创业,给予投融资、能力提升等创业保障。
八、提升科技服务业企业创业能力
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万家。用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资源,搭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交流互动融合平台,培育壮大“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rencai。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团队,形成“挖掘+培育+服务”工作体系,梯度培育高成长企业。面向科技领域创业项目负责人开展“创业安徽训练营工程”,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开展“未来新徽商特训营”,帮助拓展视野,提升决策、经营和管理能力。发挥科技服务业企业在创业安徽大赛中的作用,对在创业安徽大赛中获奖企业落户安徽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等落地支持政策。
九、强化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支撑
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支持各地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定向招引产业发展renci,派驻到亩均效益A、B类企业,着力解决科技企业和亩均效益好的企业高层次rencai和专业rencai引进难题。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引导省内企业每年开发不少于60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国有企业年度招聘计划安排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低于50%。选认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特派团,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每年选派500名左右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专员”,到县域帮助企业开展技术需求挖掘、对接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科技资源和rencai团队。在列入各市重点产业目录领域工作、无自有住房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3年内可免费租住rencai公寓或国有租赁公司房源,自行租住的分别按照不低于每年2.5万元、1.5万元、1万元标准给予补贴。
十、加强创业安徽服务保障
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优化适合科技创业者的创业环境,有效化解人力资源“虹吸效应”,强化科技企业发展环境保障。优化科技企业开办服务,为新设立的科技类有限公司提供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事项“一日办结”集成服务。依托“中安创谷”“科大硅谷”等探索设立创业安徽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中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业安徽科创孵化基地项目,打造全方位、高能级创业社区和创业安徽物理标签。建立创业安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科技服务业和“四新”经济领域创新创业考核权重,引领创业安徽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政策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