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6
绿色建筑标识星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武汉市绿色建筑标识认定条件流程和申报材料程序、有效期管理实施细则整理如下,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
专业做项目申报12年,申报经验非常丰富,有很多大企业成功案例!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商标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众多项目辅导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范武汉市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管理工作,强化社会监督,根据《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湖北省绿色建筑标识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绿色建筑标识,是指表示绿色建筑星级并载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志,包括标牌和证书。标牌由申请获得标识项目单位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按照住建部统一的制作要求自行制作,证书由授予部门制作。
第三条绿色建筑标识星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本细则适用于武汉市范围内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标识认定与管理。
第四条绿色建筑标识认定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或与国家标准相对应的地方标准。新建民用建筑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既有建筑改造采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 51141,工业建筑采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
第五条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应科学、公开、公平、公正。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地产项目应申报相应星级的绿色建筑标识。
鼓励其他项目申报绿色建筑标识。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市资建局)负责指导全市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管理工作,承担武汉市绿色建筑一星级标识的认定、授予证书和管理;负责武汉市二、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的推荐等工作。
市资建局委托市绿色建筑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市绿建中心)负责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管理的日常事务,其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绿色建筑一星级标识的申报受理、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信息报送;负责二、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认定的初审工作;
(二)建立并管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资料档案;
(三)负责标识认定工作咨询、投诉等;
(四)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五)定期报送标识认定及管理工作情况。
第七条市绿建中心负责市管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认定、推荐工作,各区(开发区)房屋建筑主管部门负责区管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的推荐工作,签署推荐意见。
第八条一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审专家由“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科技专家库”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应熟悉绿色建筑标准,了解掌握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相关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九条绿色建筑标识认定需经申报、推荐、审查、公示、公告等环节。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
第十条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应由项目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或业主单位提出,鼓励设计、施工和咨询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申报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第四条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运营、改造;
(二)已通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三)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申报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应向市绿建中心提供申报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绿色建筑标识申报书和自评估报告;
(二)申报单位简介、资质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
(三)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许可文件、具备条件的申请项目应提供业主委员会或使用单位出具的用户意见;
(四)能效测评报告、绿色建筑技术总结报告;
(五)项目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文件、各专业计算书、节能设计专篇文件;
(六)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检测报告、现场图片和视频等技术文件;
(七)每年上报绿色建筑主要性能指标运行数据的承诺函。
以上申报材料应提供电子版,其中绿色建筑标识申报书和自评估报告需提供2份纸质盖章版存档。
第十二条市绿建中心受理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申报单位和项目是否具备申报条件;
(二)申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
形式审查期间对手续或材料不齐全的申报项目,应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其所需补正材料及办理条件等。
第十三条市绿建中心收到申报的二、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并向市资建局报送初审意见,由市资建局审核后向省住建厅推荐。
第十四条通过形式审查的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由市绿建中心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家评审。专家小组应由建筑与规划、结构与材料、暖通空调、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等相关专业的7人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审时应按标准审查绿色建筑性能,确定绿色建筑等级。对于评审中无法确定的项目技术内容,可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核查过程中,申报单位应积极配合,及时提供核查所需各项资料。专家评审会按照项目申报实际情况组织召开。
第十五条通过专家审查的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在市资建局门户网站上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所在地、类型、名称、申报单位、绿色建筑星级和关键技术指标等。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对公示项目有异议的,由市资建局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并给出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 参与绿色建筑标识认定的专家应坚持公平公正,回避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申报项目。对违反评审规定和评审标准的,视情节严重程度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并取消“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科技专家库”专家资格。
第十七条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市资建局向省住建厅申请项目编号后进行公告并授予证书。绿色建筑标识证书编号由地区编号、星级、建筑类型、年份和当年认定项目序号组成。
第四章 标识管理
第十八条 申报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后,由市资建局登录住建部“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填报项目相关信息。
第十九条各区(开发区)应督促其行政区域内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享受市级政策支持和市级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申报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加强其行政区域内获得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监督管理,督促星级项目定期上报主要性能运行指标,完善管理机制。
第二十条 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运营单位或业主,应强化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定期核查绿色建筑主要性能指标运行情况,将年度运行主要指标上报市绿建中心或“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一条市资建局发现获得标识项目存在以下问题之一的,应提出期限不超过2年的整改要求:
(一)项目低于已认定绿色建筑星级;
(二)项目主要性能低于绿色建筑标识证书的指标;
(三)利用绿色建筑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四)连续两年以上不如实上报主要指标数据。
第二十二条发现获得标识项目存在以下问题之一的,由市资建局组织核实后撤销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并收回证书,将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问题上报省住建厅:
(一)整改期限内未完成整改;
(二)伪造技术资料和数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
(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配合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标识持有单位存在本细则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情况之一时,知情单位或个人可向市资建局举报。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享受市级政策支持和市级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应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预评价。鼓励其他星级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标识预评价。绿色建筑标识预评价星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预评价具体事务工作由市绿建中心承担。预评价程序参照本实施细则的认定程序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细则由市资建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细则自2025年6月7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有任何项目问题都可以找小编指导。
需要咨询高新技术企业、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挂牌、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
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科技项目申报中心 版权所有 皖ICP备13016955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