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奖励补贴、条件和认定材料流程大全

2022/9/29

本文将为大家具体介绍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领域条件和认定材料流程等内容,详情如下,需要咨询申请的企业单位可以看看,有需要的可以免费咨询小编为你解答指导!

本文将为大家具体介绍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领域条件和认定材料流程等内容,详情如下,需要咨询申请的企业单位可以看看,有需要的可以免费咨询小编为你解答指导!

政策咨询热线:19855109130(可加v),0551-65300586,免费咨询

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领域

此次申报包括公园城市、碳中和和人口健康3个领域。

一、支持领域及重点方向

(一)公园城市领域

1. 基于微生物活性在线检测的污水处理智能运行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发污水处理微生物活性(耗氧呼吸速率、ATP等)在线检测技术;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基于过程参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模拟预测与反馈调节数学模型,研发废水生物处理设施在线诊断预警、微生物活性精准调控与低碳低耗动态优化关键技术;开发基于微生物活性在线检测的污水处理智能运行可视化智能决策系统,选择典型污水处理工艺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获得微生物活性在线检测技术2项;构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模拟预测数学模型3个;开发可视化智能决策系统1套;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实施应用示范项目2个;公开发表论文3篇。

2. 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智能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珍稀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基于影像数据的珍稀野生动物智能识别和保护研究;研究多源数据下的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目标检测与个体识别技术,并在种群调查和健康监测方面进行应用,编制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物种和个体智能识别技术标准(地方及以上标准);建立集检测、识别、跟踪于一体的珍稀野生动物智能监测系统。

考核指标:构建野生动物影像数据库1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开发野生动物智能识别应用(软件)1套;编制野生动物智能识别规范1项;实施应用示范项目2个,公开发表论文2篇。

3. 肉类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肉类原料中致病微生物漏检、加工过程中危害物超标、冷链物流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研究冷鲜肉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研发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危害物减抑技术,研发天然绿色腌制、低硝烟熏等肉制品加工新工艺,开发冷鲜肉5G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考核指标:建成省部级肉品质量安全控制产学研合作平台1个,形成新技术5项,建成冷鲜肉5G智能物流管理系统1套,在2家规模以上肉制品加工企业应用示范,新增产值1亿元,申请专利3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

4. 高烟点精炼食用油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系统性研究菜籽、核桃、玉米胚芽等西南地区大宗油料原料中磷脂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碳原子数等特性对食用植物油烟点的影响,采用分子蒸馏、生物酶脱胶、蒸汽气提、冷凝真空脱臭等食用油精炼新技术,开发高烟点、低芥酸含量和低含磷量的精炼食用油,并在成都市典型植物油加工企业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高烟点食用油精炼设备2个,开发关键技术4个,实施工程应用示范项目2个,新增产值5000万元,申请发明专利2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

5. 基于可靠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影视动漫版权确权存证及交易平台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分布式存储、数字指纹、时间戳等可靠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及交易中的应用研究,研发数字影视动漫版权确权存证及交易平台并在成都市进行应用示范,有效解决数字内容“易复制”“易侵权”“不易确权”等问题,实现影视动漫版权在链确权、存证、交易和流转。  

考核指标:建立数字影视动漫版权确权存证系统及链上数字影视动漫版权交易平台1套,平台的技术底层要通过工信部可信区块链测试标准,TPS不低于5000,日交易条目数量不低于1亿条,延迟低于1秒;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公开发表论文1篇。

6. 沉浸式非遗康养文化体验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对中医传统药膳、药饮、药浴、理疗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治未病、调理慢病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估,建立针对不同典型人群的治未病、慢性病调理基本配方模型,基于现代生物技术研发非遗康养文化产品。集成应用智能中医体检及诊断、HRA健康风险评估等现代健康检测技术,制定康养文化体验基本应用模块标准和应用场景标准,打造中医生活美学空间,构建沉浸式非遗康养文化体验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5款非遗康养文化创新产品;建立针对不同典型人群的治未病、慢性病调理基本配方模型1套;编制沉浸式非遗康养文化体验系统相关技术规范1套;完成沉浸式非遗康养文化体验系统应用示范场景2个。

7. 玻璃水滑道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和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玻璃水滑道危险源分析及基本安全要求研究,建设典型案例库;研究玻璃水滑道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开发专用仪器设备;集成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玻璃水滑道安全管理平台,率先在成都地区进行工程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玻璃水滑道安全监测技术不少于2项,开发专用检测设备1台套,建立玻璃水滑道安全管理平台1个,实施工程应用示范项目1个,公开发表论文2篇。

(二)碳中和领域

1. 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燃料质量检测量值溯源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围绕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燃料质量检测量值溯源体系中关键测试计量技术缺失的需求,研制氢气为基体的硫化物系列气体标准物质,研究不锈钢表面钝化处理技术,研究氢气中痕量硫化物在线富集浓缩分析方法,研究关键痕量组分(COH2SNH3等)在线分析技术和在线校准技术,满足氢能产业链气质分析的低成本、在线、快速和准确测量溯源需求;编制氢气中微痕量硫化物、一氧化碳、氨等杂质组分检测方法国家/团体标准;选择氢能产业链典型场景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制氢气为基体的硫化物系列气体标准物质5种,量值≤1 μmol/mo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8%;研发高压氢气无损取样装置2套,适用于氢能产业不同压力情况的取样要求;编制燃料氢气中痕量杂质检测方法相关的国家/团体标准3;在氢能产业链2个典型场景进行应用示范;公开发表论文2篇。

2. 70MPa车载储氢系统优化设计和国产化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70Mpa车载储氢系统生产制造所需原材料和管阀件主要依赖进口、成本高等问题,开展储氢气瓶内胆结构、复合材料铺层等的优化设计,研究气瓶制造材料以国产碳纤维替代进口东丽T800碳纤维;开展储氢系统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研究,通过结构仿真分析、优化储氢系统结构设计、进行零部件性能测试等完成管阀件国产化选型;进行软件碰撞分析、静推试验测试、气密性能测试验证储氢系统安全性能。进行国产化70MPa车载储氢系统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制原材料全国产化的70MPa车载储氢气瓶1款;形成70MPa储氢系统安全设计文件和性能评价方法1套、国产化管阀件清单1套;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开展应用示范案例1个。

3. 装配式楼板保温隔声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不同保温隔声材料的住宅叠合楼板保温隔声系统构造研究,研发满足楼板保温隔声性能的装配式叠合楼板用混凝土预制底板新产品(TSDB);研究TSDB装配式叠合楼板在预制底板构造优化和叠合楼板连接优化、叠合楼板结构性能提升以及叠合楼板无支撑安装施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升装配式楼板综合效益和住宅建筑宜居品质。

考核指标:研发TSDB新产品2种,申报专利6项,公开发表论文5篇;建立包含产品标准、工程技术应用标准、楼板保温隔声系统构造图集和TSDB标准构件图集等在内的装配式楼板保温隔声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标准体系(5项四川省地标);实施工程应用示范项目2个。

4. 天然林精准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对退化天然林现状、形成原因、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天然林退化因子,开展天然林精准修复技术研究;利用近自然森林理念,结合生态与景观、社会与文化、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应用高新技术,研究龙泉山或龙门山森林质量精准集成提升技术或模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与景观提升关键技术,形成技术规范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满足成都市天然林精准修复技术1项; 编研标准或专利1项;研制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典型森林植被精准保护修复地图1套;研发满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森林质量精准集成提升与植被景观构建关键技术或模式2项;完成应用示范林100亩;公开发表论文2篇。

(三)人口健康领域

1. 疫情常态化阶段基于病原学的新冠肺炎防控关键技术及知识决策体系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面向成都市这类超大型城市新冠疫情常态化精准防疫的需求,基于DNA分子电路、核酸适配体和等温扩增CRISPR-Cas等技术,开发针对新冠病毒基因和蛋白的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快检方法,构建便携式、可视化和高准确度的快速现场检测平台,服务于疫情常态化环境监测;构建涵盖防控决策知识系统和疫情趋势预测参数的知识图谱体系;开展泛环境病原学监测和防控知识系统研发应用,服务于日常韧性社区建设。

考核指标:建立适用多样本类型的新冠病毒现场便携式快检方法,申请相关发明专利;应用于哨点医院、出入境口岸、大型农贸市场、大型室内场所等现场,开展新冠病毒及其他冠状病毒常态化监测;完成新冠防控知识图谱软著1套;开发1个集成病原学泛环境监测数据和知识图谱服务工具云平台,在成都市10个卫生机构及社区应用;形成1套韧性社区建设指导方案。

2.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精准诊疗一体化建设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预防、筛查、诊治等一体化闭环管理,开展围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多学科会诊、转诊与智能随访机制,构建基于5G技术的、覆盖成都全域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精准诊疗一体化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研究,最大程度降低婴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考核指标:联合4个医联体单位,开展大数据智能提醒方案应用示范及推广研究。提供1套由不同学科、不同级别医院共同参与的儿童先心病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实现全域成都儿童先心病精准管理,最终实现成都全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健康管理模式。

3. 老年围手术期多学科团队整合管理模式探索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高龄老人手术风险高,手术并发症多,以髋部骨折等患者为试点,开展探索高龄患者外科手术快速康复的管理模式研究,制定老年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干预及照护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开发老年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及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老年围手术期早期风险预警模型;推广老年围手术期管理适宜技术4项;申请2项老年围手术期管理相关临床研究;将老年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向2个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4. 心律失常立体定向放射消融(STAR)用于治疗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临床各种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疾病,尤其是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失败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难治性房速、房扑、室性早搏、室速等),采用心律失常立体定向放射消融(STAR)的新治疗方式,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针对STAR的技术难点,研究建立三维标测靶区图与4D-CT图像融合技术标准;建立STAR用于治疗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标准化流程及规范(SOP);形成STAR治疗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标准化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考核指标:建成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STAR治疗模式下的临床研究大数据库,编制STAR三维标测靶区图与4D-CT图像融合技术标准1项;编制STAR治疗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标准化规程1项;建成STAR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大数据库1项;实施STAR治疗应用示范2个,公开发表论文2篇。

5. 青少年抑郁症移动远程心理干预系统开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亟待解决的远程心理干预问题。通过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以认知行为治疗(CBT)为核心的移动远程干预系统,搭建数字心理服务技术研究与转化的科技支撑平台,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干预模式以及技术服务包,整合心理服务的跨区域、跨专业网络,构建青少年抑郁症移动远程心理干预开放性平台。

考核指标: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青少年抑郁症早期预警和疗效预测模型,开发1套移动远程心理干预系统;建立3种数字心理服务的理论基础、技术框架及规范化应用,形成2项成果转化利用;建立开放性的数字心理干预技术平台和5个成果应用推广基地;直接受益青少年抑郁患者3000例。

6. 精神影像在重大精神疾病个体化筛诊和疗效预测的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当前各类重大精神疾病缺乏可用于疾病早期筛查的个体化诊断和疗效预测的客观标记物这一临床难点,开展精神影像检查在重大精神疾病高危人群的提前识别和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分型等方面的研究并评估其效能。

考核指标:建立1套完善的精神影像检查和图像后处理规范,制定重大精神疾病高危人群和患者临床影像检查指南以及多学科交叉评估体系,并将该影像检查规范和评估体系推广到5家不同地区各级医院;建成1套基于精神影像的重大精神疾病筛查和诊断规范的平台,形成针对重大精神疾病的早筛、早诊、早分型评价体系;建立西部地区重大精神疾病影像-临床-免疫数据库。

7. 基于多学科诊疗的间质性肺病区域分级管理模式建立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存在的间质性肺病病因复杂、鉴别诊断困难、临床缺少有效治疗手段、各级医院普遍诊疗水平不足的问题,探索通过5G技术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区域诊疗模式,提高区域诊疗水平和危重症救治成功率;在规范随访队列基础上探索间质性肺病发病机制,筛选候选生物标志物,并在区域内验证推广,促进间质性肺疾病“产学研用”的转化医学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的规范的间质病随访队列和随访数据库;建成1个以国家级高水平诊疗中心为核心的多学科间质性肺病区域诊疗专科联盟;制定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的间质性肺病防治规范;建成1套依托5G远程医疗的间质性肺病诊疗和慢病监测管理体系;制定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的间质性肺病防治规范并推广应用于3家医疗机构。

8. 急性中毒的精准诊疗体系和区域联动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急性中毒诊治中,毒物甄别、分析、拮抗与清除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未知毒素的非定向快速筛查和定量精准检测技术研究,用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开展针对急性中毒的系统防治方法研究,为急性中毒区域医疗联动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考核指标:实现非定向筛查技术,即血浆样品经3种方法预处理后可进行中毒物质的定性定量检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实例,建成有基于评价精准诊疗和分级联动防控干预效果的队列;公开颁布或发行关于急性中毒诊治流程的标准化方案3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产出在样本采集-预处理-检测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样机1台 。

9. 基于区域医疗模式的器官移植受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肝、肾等大器官移植患者全程化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器官移植受者全生命周期管理分级体系研究,制定系统的器官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管理方案,重点在于构建从社区医疗到三甲医院的器官移植受者随诊、管理新模式、新体系、评价标准及技术服务包,形成示范推广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1000例肝移植、3000例肾移植受者数据库,建立移植物功能监测的液体活检早诊技术平台;开发器官移植受者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建立各级医院参与的器官移植随诊管理方案,建立2个示范单位,并形成3个行业指南或技术规范。

10. 种植体周软组织增量诊疗流程的建立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常出现宽度不足,厚度较薄,软组织增量术式种类多,缺乏规范标准等问题,开展种植体周软组织缺损的个性化分类及对应的微创增量临床诊疗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种植体周软组织增量病例资料库(100例);病例术后达到疗效指标: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增量后,平均角化黏膜宽度≥2mm,且厚度≥2mm;每年开展手术示范教学/基层培训2次;根据术前、术后评估体系开展手术预后的评估工作,形成新技术疗效的专家共识;申请2项新技术发明专利,并在区域内验证推广。

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奖励补助

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每个方向拟支持1个项目。沉浸式非遗康养文化体验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玻璃水滑道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和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示范等2个方向的支持经费最高50万元,其余方向的支持经费最高100万元,按实施进度分批拨付,首次拨付50%,执行期不超过2年。

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应为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且科研信用记录良好。鼓励产学研合作。

2.项目单位相关专业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应当长期从事本领域业务或研究工作,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成果积累和自主知识产权。

3.项目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具有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项目组成员结构合理,示范区域在各领域符合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功能区,应突出用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4.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够调动相关资源开展工作,并具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展示和推广条件。

5.项目的自筹资金与申请财政资金的比例应不低于21

6.同时满足上述支持领域的项目具体要求。

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材料

提示:申报材料中不得出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能公开的内容,涉及内容应不涉密。

1.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书

2.项目可行性方案(需明确示范对象数量)

3.附件材料:

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登记证(照);

2)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20年度财务报表(加盖单位公章)(事业单位可不提供);

3)匹配资金承诺书(加盖单位公章);

4)项目申报单位和合作单位之间的联合协议或合同(联合申报需提供);

5)年度研发投入证明资料(如专项审计报告、纳税申报表等),其中规上企业同时提供2020年度《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包括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据实提供);

6)其他能力建设或资质证明资料(据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