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产品申报!合肥高新区2025第三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条件、材料、属地流程+产业适配
2025/10/31
想让高新区企业产品纳入合肥政府采购清单,抢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战新赛道红利?本文聚焦合肥高新区2025第三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拆解申报条件、材料规范、属地报送细节(1001办公室提交+指定邮箱传汇总表),明确11月12日关键截止时间,助企业高效通过认定!
想让高新区企业产品纳入合肥政府采购清单,抢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战新赛道红利?本文聚焦合肥高新区2025第三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拆解申报条件、材料规范、属地报送细节(1001办公室提交+指定邮箱传汇总表),明确11月12日关键截止时间,助企业高效通过认定!
合肥高新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一、“三新”认定核心价值:高新区企业专属3大优势
通过认定的“三新”产品将纳入《合肥市“三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对高新区企业而言,不仅是技术实力认证,更是对接资源的关键抓手:
政府采购优先权:可通过单一来源采购进入政府供应体系,如高新区某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加密终端,凭借“三新”资质直接获得合肥市直单位政务安全采购订单;
产业链协同入口:作为对接高新区龙头企业(如科大讯飞、长鑫存储)的“敲门砖”,助力成为核心配套商,例如某AI算法企业通过认定后,成功接入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生态;
政策红利基础:虽本次不直接发放奖补,但“三新”资质是后续申领高新区研发补贴(最高可达研发投入的15%)、税收减免的必要条件,同时可优先入选高新区“瞪羚企业”培育名单。
二、申报条件:6大硬指标,高新区企业精准自查
(一)“三新”产品定义
指在合肥市(重点是高新区)研发、生产,经创新实现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或能替代进口保障供应链安全,且产权明晰、质量可靠、市场前景好的产品,覆盖实体产品(如智能装备)、软件系统(如AI算法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如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二)6项核心申报条件
主体资质:
注册地在合肥市(需精准到高新区具体地址,如望江西路、创新大道沿线园区);
具备生产、设计、关键部件制造或软件集成能力(如芯片设计企业需具备流片协作能力,智能装备企业需有组装生产线);
近3年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需提供高新区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出具的无违规证明,或自行出具承诺书并加盖公章)。
产业方向:契合合肥市重点产业,高新区企业优先适配以下领域:
新一代人工智能(如自然语言处理算法、AI算力芯片、智能机器人);
量子信息(如量子通信设备、量子精密测量仪器、量子计算配套部件);
集成电路(如芯片设计IP、先进封装测试设备、半导体材料);
生物医药(如基因测序设备、靶向药物制剂、医疗AI诊断系统);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如固态电池材料、车载智能座舱系统)。
知识产权:
拥有申请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或依法取得独占使用权(需提供授权合同及备案证明);
无知识产权纠纷(需提供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无侵权证明,或自行出具无纠纷承诺书)。
技术先进性: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首创性:基础原理、核心技术或产品功能为国内首创(如高新区某企业的“基于脑机接口的康复机器人”,核心技术属国内首创);
进口替代:能替代高端进口产品,保障供应链安全(如半导体领域的光刻胶替代产品);
指标领先:相关技术参数(如AI算法准确率、设备精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排名前10%,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佐证。
合规与前景:
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及特殊行业要求(如医疗产品需GMP认证,新能源汽车部件需通过CCC认证);
已实现小批量生产或示范应用(如在高新区内企业、园区有落地案例),预计未来3年营收年均增长不低于20%。
排除条款:已纳入过往《合肥市“三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的产品,不得重复申报(可登录合肥市科技局官网查询历史目录)。
三、申报材料:5类核心材料+高新区规范,避免遗漏
(一)基础必备材料(需逐页加盖企业公章)
《合肥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申请书》(从合肥市科技局官网下载,重点填写“技术创新点”“与高新区产业契合度”“市场应用案例”,封面需标注“合肥高新区2025第三批三新认定”);
主体资质证明:
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注册地址需明确“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路XX号”,名称变更需附工商变更核准通知书);
近3年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承诺书(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若有高新区相关部门证明可一并提供)。
(二)核心佐证材料
知识产权材料:
专利证书(发明专利需提供首页+权利要求书,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需提供首页+图片页);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若为软件产品,需提供完整证书复印件及软件检测报告);
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证明(若为非自主知识产权,需提供独占许可合同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证明)。
技术与质量证明:
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需具备CMA/CNAS资质,如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检测中心报告);
科技查新报告(证明技术新颖性,可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出具);
特殊行业资质:如医疗器械注册证、CCC认证证书、GMP认证证书等(按需提供)。
加分辅助材料:
产品先进性证明:专家论证意见(需2名以上行业资深专家签字,专家需具备高级职称,领域与申报产品一致)、与同类竞品技术参数对比表;
研发投入证明:研发设备购置发票(如AI服务器、芯片测试设备发票)、技术开发合同(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协议);
标准与成果:依托申报产品制定的国家/行业/企业标准文本、获奖证书(如安徽省科学技术奖、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应用案例:与高新区内企业、园区的合作协议(如为长鑫存储提供半导体材料的供货合同)、用户使用反馈报告。
四、申报流程:3步走,高新区属地报送是关键
(一)企业准备与提交(2025年11月12日前完成)
材料装订:将纸质申报材料按“申请书→主体资质→知识产权→技术证明→辅助材料”顺序装订,一式2份,封面注明“合肥高新区2025第三批三新认定+企业名称+产品领域”;
线下提交:将纸质材料送至合肥高新区科技局1001办公室(地址: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860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可导航“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议工作日9:00-16:00送达);
线上传表:填写《合肥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推荐汇总表》(附件2),发送至指定邮箱:577208626@qq.com,邮件主题命名格式:“高新区三新认定+企业名称+汇总表”,发送后建议电话确认(高新区科技局联系电话可在官网查询)。
(二)高新区初审与推荐
高新区科技局对申报材料开展“材料初审+实地核查”:
材料初审:核对材料完整性、规范性,重点核查知识产权有效性、技术参数真实性;
实地核查:按不低于30%比例抽查企业,现场查验研发场地(如高新区内的实验室、生产线)、设备配置、研发团队,确认与申报信息一致;
初审通过后,高新区科技局出具推荐意见,将材料统一报送至合肥市科技局对应处室(人工智能领域报招商处B608,量子信息领域报服务业处B616,其他领域报成果处B614)。
(三)市级评审与公示
合肥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合规性审查与技术评审,重点评估产品创新度、产业价值;
评审通过后在合肥市科技局官网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纳入《合肥市“三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并在官网发布正式名单。
五、高新区专属注意事项与申报建议
(一)关键时间节点
材料准备截止:建议2025年11月8日前完成,预留4天修改与核对时间;
纸质提交与邮箱传表截止:2025年11月12日(以高新区科技局1001办公室签收时间及邮件发送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建议提前1天完成所有操作)。
(二)高新区产业适配技巧
人工智能企业:申报时重点突出“技术落地场景”,如提供与科大讯飞合作的智慧教育算法应用案例,或在高新区社区的智能安防部署报告,体现本地化应用价值;
量子信息企业:侧重“核心技术突破”,如提供量子通信设备在合肥政务网的测试报告,或与中科院量子信息实验室的合作研发证明,强化技术权威性;
集成电路企业:聚焦“供应链保障”,如提供为长鑫存储配套的芯片封装材料检测报告,或替代进口光刻胶的量产数据,突出进口替代能力。
(三)常见误区规避
注册地址模糊:需精准填写高新区具体地址(如“合肥高新区创新大道2800号创新产业园A3栋”),避免仅写“合肥市高新区”导致属地归属争议;
材料盖章不全:所有复印件、扫描件需加盖企业公章,专家论证意见需专家签字并附职称证明,缺失将被退回;
邮箱传表遗漏:汇总表需按要求发送至577208626@qq.com,未发送或命名不规范将影响高新区初审,建议发送后保留截图并联系科技局确认。
合肥高新区“三新”认定专属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1对1破解痛点
若企业遇到以下问题,可随时咨询获取解决方案:
条件判定:如“仅拥有1项实用新型专利,能否满足知识产权要求”“研发场地在高新区外但注册地在高新区,是否符合条件”;
材料准备:如“缺乏专家论证意见,如何快速对接高新区内行业专家”“第三方检测机构选择哪家更符合要求”;
我们深耕合肥高新区政策申报服务,可协助梳理材料清单、优化技术创新点描述、对接科技局审核要求,提升认定通过率,助力企业抢占高新区战新产业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