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提醒】武汉市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支持专项:企业补贴、人才奖励、创业资助一览
2025/10/30
武汉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请注意!为加速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武汉市重磅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的人才支持政策。本次政策覆盖企业引才、校企合作、创业扶持、揭榜挂帅等八大关键场景,旨在全方位赋能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帮助您精准对接,我们特将此系列政策整理成全景指南。申报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小编:
武汉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请注意!为加速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武汉市重磅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的人才支持政策。本次政策覆盖企业引才、校企合作、创业扶持、揭榜挂帅等八大关键场景,旨在全方位赋能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帮助您精准对接,我们特将此系列政策整理成全景指南。申报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小编:
武汉市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支持项目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一、在汉企业引进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补贴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需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纳税,且现有正式职工5名以上。
2.申报企业引进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在2025年1月1日后来汉全职工作,与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在汉正常缴纳社保,税前年薪达到30万元以上,同时具备市外知名人工智能企业2年以上全职研发工作经历。
(二)支持措施
根据申报企业在规定周期内引进人才的基本条件、薪酬、数量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依据积分结果,按每家企业最高200万元的标准给予引才补贴。
(三)申报时间
2026年1月
(四)申报评定程序
1.组织申报: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组织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武汉人才工作网”进行线上申报,并指导申报对象提交申报材料。
2.区级初审: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对申报对象资格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初审;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出具推荐意见,并将项目申报材料提交市人才工作局。
3.市级评审:市人才工作局会同市经信局组织项目评审,提出综合评分,形成拟支持的人才、企业(单位)名单和金额建议。
4.审议认定:按程序对拟支持的人才、企业(单位)名单和金额建议进行审议,确定最终支持的人才、企业(单位)名单及金额。
二、高校院所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入企服务奖励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需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纳税,且与高校院所开展人工智能项目合作。
2.入企服务人才需为2025年1月1日之后与申报企业开展合作的高校院所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含在站博士后、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或在读全日制研究生,且能帮助申报企业解决人工智能领域技术难题、形成技术成果。
(二)支持措施
根据高校院所入企服务人才在合作期内解决技术难题、产出成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对表现突出的入企服务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
(三)申报时间
2025年12月
(四)申报评定程序
无相关申报评定程序说明
三、校企联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奖励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需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纳税,且为在汉人工智能重点企业。
2.申报企业需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运用优质师资与科研资源,开展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活动;同时需配备专业场地、提供AI实训场景,年培养50人次以上且人均有效培训时长60小时以上,校企联合培养工作需取得明显成效。
(二)支持措施
通过量化评分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从载体建设、培养方式、培养成本、培养成效等方面对申报企业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进行综合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对表现突出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
(三)申报时间
2025年10月
(四)申报评定程序
无相关申报评定程序说明
四、人才创办人工智能企业资助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需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纳税,且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成立不超过4年(含);主营业务需属于基础层、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等人工智能领域。
2.企业创办人为具有知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工作经历,或获得市级以上人才称号的人才,或高校院所师生。
(二)支持措施
根据申报企业的经营发展、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等情况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对潜力较大的初创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资助。
(三)申报时间
2025年10月
(四)申报评定程序
无相关申报评定程序说明
五、在汉企业人工智能“揭榜挂帅”资助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需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纳税。
2.企业申报的“揭榜挂帅”项目需属于基础层、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等人工智能领域,且项目投入不低于30万元。
(二)支持措施
根据发榜企业的项目投入、项目成效等情况对“揭榜挂帅”项目进行综合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分别给予发榜企业50万元、30万元、10万元资助。
(三)申报时间
2025年10月(发榜项目申报时间)
(四)申报评定程序
1.发布榜单: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武汉人才工作网”进行线上申报,并对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把关;之后各区组织部将初审意见及相关企业纸质版申报材料报市人才工作局。市人才工作局会同市经信局遴选出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应用前景广的项目,在“武创通”平台向全球公开发布武汉市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2.匹配揭榜:有意向揭榜的人才(团队)根据发布的榜单,在“武汉人才工作网”填写《揭榜人才(团队)申报表》。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指导发榜企业主动对接揭榜人才(团队),了解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自行开展项目匹配。发榜后2个月内,各区组织部将匹配结果报送市人才工作局,市人才工作局在“武创通”平台发布匹配结果。
3.结项评审:发布匹配结果的第12个月为项目资助申报期,由发榜企业填写《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资助申报书》并报送至所在区组织部;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上报市人才工作局。市人才工作局会同市经信局组织项目评审,提出综合评分,形成拟资助企业名单和金额建议;按程序对拟资助企业名单和金额建议进行审议,确定最终资助企业名单和金额。
六、人形机器人科研博士培养支持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人才团队所在高校院所需为在汉普通高等学校或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且设立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学科,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
2.申报人才团队需从事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聚焦人形机器人基础大模型、智能感知、智能执行等关键技术研发,且承担国家级、省级或市级人形机器人科技攻关项目;人才团队负责人需具备正高级职称及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科研组织能力强、学术影响力大。
3.纳入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汉全职工作(含博士后科研工作)原则上不少于三年。
(二)支持措施
根据综合评价认定情况,给予高校院所专项资金资助,支持人才团队扩大科研博士招生规模,每位科研博士受资助金额不超过25万元。
(三)申报时间
2026年3月
(四)申报评定程序
1.资助申请: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联系高校院所人才团队了解申报意向;市科创局与人才团队深入沟通,了解核心成员资质、科研成就,以及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计划、培育方案等情况,指导人才团队提出拟扩大招生规模及资金资助需求,并提交申报材料。
2.研究审核:市人才工作局会同市科创局对申请进行审核,提出资金拨付建议,按程序进行研究审议。
3.签订协议:审议通过后,市人才工作局与高校院所、用人单位、定向培养博士生签订四方合作协议。
七、对孵化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成效明显的区进行奖励项目
(一)申报条件
申报对象为具有人工智能企业孵化平台的区(开发区、功能区)。
(二)支持措施
通过书面评审和现场核查方式,从载体建设、政策支持、服务体系、人才引育等方面对各区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对孵化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成效明显的区给予30万元奖励。
(三)申报时间
2025年12月
(四)申报评定程序
1.组织申报: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收集梳理辖区内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孵化成效相关材料,并将申报材料提交市人才工作局。
2.市级评审:市人才工作局会同市经信局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并组织进行综合评审,提出拟奖励区建议名单。
3.审议认定:按程序对拟奖励区建议名单进行审议,确定最终奖励名单。
八、人工智能领域重要人才活动资助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对象为在汉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经省级、市级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关键标准主导企业、核心技术开源企业及营收领先企业等,且需作为主要出资方担任活动的主办或承办单位。
2.申报对象举办的活动需为在汉举办的人工智能主题国际学术会议(会期不少于2天、参会人数不少于100人,且邀请的国外专家不少于参会人数的5%),或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赛事(参赛人才团队不少于50支);活动需对武汉市吸引集聚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支持措施
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对推动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才活动主办方进行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活动实际支出的30%,其中,国际学术会议资助不高于100万元/场,创新创业赛事资助不高于200万元/场。
(三)申报时间
每季度第一周
(四)申报评定程序
1.前期对接:各区组织部会同人工智能主管部门收集拟举办活动信息,与活动主办方(承办方)进行初步沟通,指导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与市人才工作局沟通活动主要安排、重点嘉宾、总体预算、预期成效、资助需求等基本情况,并提交申报材料。
2.审议备案:市人才工作局相关责任处室研究提出资助建议,必要时征求市直相关部门和有关区(开发区、功能区)意见建议;按程序对资助建议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予以备案。
3.资金申请和审核:活动结束后1个月内,申报对象向市人才工作局提交资助申请、经费审计报告、会议嘉宾或赛事团队名单等申请资助资金的证明材料;市人才工作局对材料进行审核后,确定最终资助金额。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就找卧涛!全国13年专业代办,助企业乘风破浪!
免费咨询热线: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您是否对繁杂的政府项目申报感到无从下手?卧涛科技,您身边的企业政策顾问!我们已在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业。
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资质荣誉】:高企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等。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版权保护全代理。
【专项项目】: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首台套、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老字号、非遗等。
【基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工商财税、项目材料编写指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跨省联动、经验丰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坐享政策资金与品牌提升!
机会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 15855157003,获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与申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