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机构必读:南陵质量强县建设中的发展机遇与申报指南

2025/9/29

南陵县的企业、合作社、科研及服务机构请注意!《南陵县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工作方案》不仅是一份政府文件,更是一张清晰的产业发展导航图和政策红利清单。无论您身处汽车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等主导产业,还是从事南陵大米、奎湖鳙鱼等特色品牌农业,或是提供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都能在其中找到精准的发力点和支持方向。本文为您提炼了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核心内容。
南陵县的企业、合作社、科研及服务机构请注意!《南陵县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工作方案》不仅是一份政府文件,更是一张清晰的产业发展导航图和政策红利清单。无论您身处汽车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等主导产业,还是从事南陵大米、奎湖鳙鱼等特色品牌农业,或是提供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都能在其中找到精准的发力点和支持方向。本文为您提炼了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核心内容。
南陵县全国质量强县培育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我们助您精准匹配政策,最大化提升申报成功率与资金奖励
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地均有公司,成立13年,经验丰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首台套、规上企业、老字号、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孵化器/众创空间、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等项目材料编写和项目规划指导等服务,免费咨询!
(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1.构建质量发展创新体系。发挥浙大、南邮、国邮发展研等高能级平台作用,开展质量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研究,集中实施一批质量攻关项目。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积极融入“芜湖鸠兹科创湾”矩阵发展区,探索“孵投联动”新模式,推动项目共建,加快优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激发质量创新活力。到202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1.2%,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08件、高新技术企业155家,力争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等负责)
2.推动质量发展区域协同。紧抓长三角一体化与芜湖省域副中心建设契机,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需求,主动融入沪宁杭合等都市圈,深化与临安、安吉经开区战略合作,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深度融入芜湖市加快打造“世界著名汽车城”战略布局,积极承接奇瑞本地化配套需求,高标准打造“G205汽车科创工业走廊”。(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3.支持优势产业“抱团出海”。支持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合力拓展海外市场,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展会,推动我县产品在更高平台展示推广。到2027年,全县进出口额达10500万美元。(县商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交通局等负责)
(二)构筑产业质量竞争优势
4.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建立“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产业链质量提升模式,推广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探索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创新。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和先进标准研制,加快质量可靠性工程技术推广应用,培育形成质量竞争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到2027年,建成制造业产业集群2个。(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交通局等负责)
5.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以培育品牌奖项申报为抓手,建立优势行业主体培育库,全方位带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运用,打通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生产制造到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的全流程。强化特色品牌培育,实施南陵大米品牌提升行动,打造“南陵大米”“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奎湖鳙鱼”“南陵圩猪”等特色品牌产品和“春谷陵好”“南陵白茶”“南陵中华鳖”“南陵凤丹”“南陵贡藕”等县域公共品牌。到2027年,新增各类省级及以上品牌10个。(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文旅体局等负责)
(三)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
6.提高工业品、消费品质量水平。大力发展优质制造,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先进光伏和高性能新材料、信息通信技术等产业,推动设备更新迭代,加快传统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把握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7.接续打造现代“建筑之乡”。巩固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等传统领域优势,支持企业向交通、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和新能源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拓展,转型发展绿色建筑制造业和服务业。常态化开展建材产品质量整治,加大住建、水利、交通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到2027年,建筑工程项目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100%,力争培育“鲁班奖”1个。(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8.增加优质服务供给。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打造特色文化美食街区。推进“好房子”建设,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依托创智中心、财富广场等载体,培育发展软件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类金融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文旅体局、县卫健委、县人社局等负责)
(四)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9.夯实质量基础支撑。加快标准提质增量,聚焦大米、凤丹等特色产品和一主一优产业,鼓励企业主动制定国家、行业等先进标准,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推行企业标准总监制度。加强计量服务产业能力,新建、改造、提升一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计量标准。深度整合县域检验检测资源,推动市场化改革。实施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导入先进管理模式。到2027年,新增计量标准3项、各类标准10项、管理体系证书100张。(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10.提高“一站式”服务效能。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质量服务需求,依托“一站式”服务站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推进质量服务一体化、标准化、数字化。到2027年,建成省级一站式平台1个。(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11.塑造特色质量文化。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历程,挖掘青铜文化、徽商文化等特色文化根脉,凝练地域特色质量文化,广泛推介,深入宣传,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建成全员重视、积极参与的质量文化生态体系。(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五)提升绿色发展质量
12.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进一步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向纵深推进。开展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宣传推广,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负责)
13.深度融合“生态+”农文旅。积极探索“生态+”发展模式,依托大浦、丫山等特色旅游资源,充分挖掘紫云英、凤丹等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小镇、特色村庄,发展民宿等服务产业,做实产业强镇和创新地标保护工程,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旅游”复合产业创新增收。到2027年,建成精品示范村10个、旅游民宿集群2个,拥有品牌民宿达16家。(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体局、县住建局等负责)
14.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开展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工作,加快推进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开展餐饮油烟等群众“家门口”问题专项整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持续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重点河湖水生态健康评估和美丽河湖建设。到202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8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县生态环境分局、县水务局等负责)
(六)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15.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升食品药品农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到2027年,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8%,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8.5%。(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负责)
16.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严格贯彻落实工业产品“两个规定”,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加大抽检力度,夯实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到2027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8%。(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17.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严格贯彻落实特种设备“两个责任”。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精准分级分类监管,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对涉及群众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的领域严格监管,严打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等负责)
(七)完善现代化质量治理体系
18.推进全民质量共治。动员各行业、企业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进一步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引导消费者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强化质量侵权损害赔偿,激发消费者主动维权意愿,促进行业企业质量诚信自律。(县市场监管局负责)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就找卧涛!全国13年专业代办,助企业乘风破浪!
免费咨询热线: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您是否对繁杂的政府项目申报感到无从下手?卧涛科技,您身边的企业政策顾问!我们已在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业。
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资质荣誉】:高企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等。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版权保护全代理。
【专项项目】: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首台套、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老字号、非遗等。
【基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工商财税、项目材料编写指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跨省联动、经验丰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坐享政策资金与品牌提升!
机会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 15855157003,获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与申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