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前!安徽省2025年乡村振兴人才申报范围条件流程及材料清单

2025/8/11

  设乡村振兴农经师、乡村振兴农艺师、乡村振兴农技师、乡村振兴农林师、乡村振兴农建师、乡村振兴工艺师、乡村振兴兽医师、乡村振兴畜牧师、乡村振兴水产师、乡村振兴电商营销师、乡村振兴农机化师11个专业!安徽省2025年乡村振兴人才评选申报指南!小编现将政策项目申报事宜总结如下,如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18715034835(微信同号)

  

  一、申报范围

  (一)乡村振兴人才评选主要面向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企业经营主体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农村手工艺者、民间艺人、技术能手、在乡返乡下乡回乡创新创业带头人、电商营销人员及其他涉农乡村人才。

  (二)下列人员不得申报乡村振兴人才评选:

  1.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人员;

  2.违背乡规民约、公序良俗,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的人员;

  3.伪造资格证书等有关证件材料,以及提供虚假业绩、虚假贡献,剽窃他人业绩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

  4.其他不符合人才评审政策规定的人员。

  

  二、申报专业、名额

  设乡村振兴农经师、乡村振兴农艺师、乡村振兴农技师、乡村振兴农林师、乡村振兴农建师、乡村振兴工艺师、乡村振兴兽医师、乡村振兴畜牧师、乡村振兴水产师、乡村振兴电商营销师、乡村振兴农机化师11个专业,评选标准按照2023年标准执行。

  本次乡村振兴人才评选推荐名额不得超过2023年各地分配名额。

  

  三、申报流程

  (一)乡村振兴高级人才申报和评选工作。各市人社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乡村振兴高级人才申报推荐工作,复核汇总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个人申报。符合条件的申报人,经所在村居社区或单位研究同意,可申请参加相应专业的评选。申报人应如实填写《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评选申报表(高级)》(附件1),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申报人需提交业绩材料,原则上不得超过20页,均采取复印件,首页由县(市、区)人社部门盖章。业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有效身份证;

  (2)相关荣誉证书;

  (3)业绩证明材料,需与《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评选申报表(高级)》所填内容相符。

  2.材料初审。根据属地原则,由申报人所在乡镇或街道对材料认真审查后报送所在县(市、区)人社部门。各县(市、区)人社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初审并公示通过人员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市人社部门汇总。

  3.复核报送。各市人社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对材料认真复核,并于8月31日前报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报送材料包括:

  (1)推荐报告。简要总结工作开展情况,说明推荐人选的类别、数量、基本业绩等情况,并加盖公章。

  (2)个人申报表和业绩材料。

  (3)汇总表。各市人社部门填报《安徽省乡村振兴高级人才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2),连同公示证明盖章后一并报送。

  4.组织评选。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高级人才评选工作,评选结果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官网公示。

  (二)乡村振兴初、中级人才申报和评选工作。各市人社部门会同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组织乡村振兴初、中级人才申报和评选,评选结果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评选结果于10月底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四、有关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标准,优中选优,选拔推荐乡村振兴优秀人才,于8月31日前将电子版报送材料发送至邮箱(由各市人社部门统一报送)。其中,个人申报材料电子版装入独立文件夹(申报表为word格式,业绩材料为pdf格式),以“地区+申报专业+姓名”命名。汇总表以电子表格形式报送。

  乡村振兴人才评选非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乡村振兴人才证书不作为岗位聘用、职称待遇兑现和转评其他职称系列(专业)的依据。申报人同一年度只可参加一个专业一个级别的评选,不可多头申报。乡村振兴人才证书依托“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自行下载打印。获评人员按有关规定享受激励政策,各地要加强工作协调统筹,确保政策兑现。

  以上是安徽省2025年乡村振兴人才评选申报事宜,有任何项目问题都可咨询小编!

  

  (高新技术企业、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挂牌、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葛先生:

  

  免费咨询:18715034835,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