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
盘点2026年度陕西省10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目录要求和奖补补助类别指南,详情如下,西安市 、 宝鸡市 、 咸阳市 、 渭南市 、 铜川市 、 延安 市、 汉中市 、 榆林市 、 安康市 和 商洛市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
专业做项目申报12年,申报经验非常丰富,有很多大企业成功案例!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商标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众多项目辅导规划。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鱼鱼为您解答指导!
目录
一、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 1 -
(一)未来新兴产业领域 - 1 -
(二)科技文化融合领域 - 5 -
(三)农业农村领域 - 7 -
(四)社会发展领域 - 12 -
(五)资助额度 - 17 -
(六)支持年限 - 17 -
(七)联系咨询 - 17 -
二、 重点研发计划对外合作领域项目 - 17 -
(一)支持方向 - 18 -
1.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 18 -
2.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 - 18 -
3.省际科技合作项目 - 19 -
(二) 申报要求 - 19 -
(三)资助额度 - 20 -
(四)联系咨询 - 20 -
一、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一)未来新兴产业领域
1. 电子信息
1.1 光子与光电子技术
1.2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1.3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1.4 卫星通信与导航应用技术
1.5 新一代通信技术
1.6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
1.7 高性能计算与工业软件
1.8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9 网络与信息安全
1.10 柔性电子技术
1.11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1.12 传感器与物联网
1.13 智能终端技术
1.14 区块链技术及应用
1.15 新型电子元器件
1.16 量子计算技术
1.17 新型显示技术
1.18 系统安全
2. 自主可控技术
2.1 自主可控计算机外设关键技术
2.2 基于国产处理器的虚拟化、云计算关键技术
2.3 国产云平台基础设施测评关键技术及工具开发
2.4 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软硬件开发
2.5 自主国产化智能软硬件操作系统及其支撑环境与 平台开发
2.6 国产密码应用关键技术
2.7 基于龙芯、飞腾、华为等国产处理器的产品开发和 行业应用
2.8 基于麒麟、统信、鸿蒙等操作系统的产品开发和行 业应用
2.9 基于国产数据库的产品开发和行业应用
2.10 其他自主可控技术
3.先进制造
3.1 航空航天装备及制造技术
3.2 增材制造( 3D 打印)技术与装备
3.3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3.4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3.5 无人机技术及应用
3.6 新型电力工业
3.7 石化、冶金、矿山装备
3.8 先进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
3.9 船舶与海洋装备
3.10 工程机械装备及制造技术
3.11 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
3.12 轻工装备技术及应用
3.13 高性能仪器仪表
3.14 工业传感器与系统
3.15 特种制造加工技术及应用
3.16 传统内燃机高效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 3.17 分布式能源装备
3.18 新能源动力系统及装备
3.19 智能包装和物流技术与装备
3.20 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
3.21 量子基准和传感技术
3.22 精密测量技术
3.23 成套专用设备制造
3.24 输变电装备产业
3.25 工业互联网安全
3.26 其他新型工艺与装备
4.新材料
4.1 钛及钛合金材料
4.2 铝镁钼材料
4.3 高性能轻金属材料
4.4 先进稀贵金属材料
4.5 先进高分子材料
4.6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4.7 化工材料
4.8 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4.9 半导体集成电路关键材料
4.10 新型显示材料
4.11 石墨烯材料
4.12 纳米材料
4.13 超导材料
4.14 特种分离膜材料
4.15 先进功能晶体材料
4.16 钢铁深加工
4.17 增材制造材料
4.18 储能与储氢关键材料
4.19 新型建筑材料技术
4.20 绿色包装材料及应用
4.21 材料腐蚀防护技术
4.22 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
5. 能源化工
5.1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5.2 石油天然气开发与利用技术
5.3 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5.4 氢能开发与利用技术
5.5 太阳能光伏技术
5.6 先进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5.7 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支撑技术
5.8 安全高效核能技术
5.9 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5.10 煤基特种燃料
5.11 工业三废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5.12 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技术
5.13 特种化学品合成技术
5.14 绿色化工技术
5.15 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
5.16 节能技术
5.17 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技术
5.18 电池与储能技术
6.现代服务业
6.1 研发设计与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6.2 人工智能+旅游/教育/医疗/居家/商贸/安防/金融/ 物流/矿业服务/康养
6.3 质量关键共性技术(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
( 二)科技文化融合领域
1.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科技研究
1.1 数字化采集与存档技术
1.2 区块链技术应用
1.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复原技术
2.文化创作与体验的科技研究
2.1 人工智能(AI)与生成式技术
2.2 沉浸式体验技术研发
2.3 数字艺术与新媒体技术
3.文化传播与消费的科技研究
3.1 大数据与文化分析
3.2 智能传播平台开发
3.3.物联网( IoT)与文化场景联动
4.科技产品的文化赋能研究
4.1 文化元素的技术转译
4.2 文化需求驱动的技术创新
5.跨学科技术融合与标准研究
5.1 多技术融合方案
5.2 技术标准与伦理规范
6.文化科技基础设施研究
6.1 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
6.2 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
7.申报主体
科技文化融合领域项目优先支持能够高效整合文化与 科技资源,聚焦攻克文化领域核心关键技术难题,具备雄厚 研发实力和明确成果转化路径的科技型文化企业申报。 同 时,鼓励科技型文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充分 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 展。
( 三)农业农村领域
1.种植
1.1 主要粮油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1.2 作物高效绿色抗逆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3 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1.4 玉米机械化增密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1.5 果蔬提质增效关键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1.6 设施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1.7 新型高效菌肥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1.8 农林病虫害早期监测与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1.9 陕西特色珍稀植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
1.10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11 设施农业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1.12 茶树新品种筛选及配套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1.13 抗逆、优质专用饲草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1.14 食用菌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
1.15 杂粮新品种选育及轻简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1.16 马铃薯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集成与示范
1.17 旱作区农作物复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
1.18 特色经济林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2.养殖
2.1 优质畜禽新品系选育及扩繁技术研究
2.2 陕西地方畜禽种质资源调查与优势基因发掘
2.3 家畜基因编辑育种体系建设与生物安全性评价
2.4 畜禽干细胞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2.5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研究与新产品研发
2.6 畜禽健康养殖及重要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2.7 畜禽新型安全性饲料及其添加剂资源开发与应用
2.8 重大畜禽疫病常态化防控技术研究应用
2.9 家畜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优 质
2.10 高效水产新品种(系)选育与示范
2.11 冷流水养殖和设施渔业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2.12 大水面生态渔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2.1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2.14 畜禽水产重要疫病快速检测和诊断技术研究
2.15 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3.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
3.1 粮食原料及相关休闲食品加工工艺研究与示范
3.2 农产品绿色节能贮藏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3 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研究
3.4 果蔬精深加工新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示范
3.5 益生菌资源挖掘与发酵饮品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3.6 功能性乳制品开发利用与评价
3.7 传统食品的标准化、工业化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3.8 农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3.9 主要粮油作物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3.10 豆制品绿色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11 特色预制菜关键技术研发与利用
3.12 健康低钠肉制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3.13 畜产品低温灭菌防腐保鲜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3.14 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3.15 食品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3.16 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3.17 茶资源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18 功能性油脂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
3.19 杂粮功能成分挖掘与产品开发示范
3.20 食品添加剂减量增效技术研发与质量安全评价 3.21粮食发酵品功能化加工技术研发与示范
3.22 农产品加工中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
4.农机装备及信息化
4.1 农产品加工新设备研发与示范
4.2 设施农业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研发
4.3 果园高效管理技术与装备研发
4.4 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与示范
4.5 新能源园艺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开发
4.6 果实智能化采摘柔性材料开发与装备创制
4.7 果蔬实时感知技术与智能化采摘装备研发
4.8 果蔬对靶授粉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4.9 果蔬病虫害快速识别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4.10 绿色洁净干燥加工技术与设备研发
4.1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系统开发与利用
4.12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与装备开发
4.13 农业遥感快速监测技术与智能评估系统开发
4.14 智慧农业大数据共享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
4.15 气象灾害精准化监测预报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
4.16 设施畜禽智能化环境控制技术与装备研发
4.17 智慧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4.18 智慧林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4.19 农产品智能保鲜和冷链物流技术及装备研发
4.20 农机作业智能化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研究
4.21 轻简化实用农机具研发
4.22 物联网+粮食作物大数据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
4.23 智慧农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
4.24 新能源节水技术与装备研发
5.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5.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5.2 农业废弃物高效转化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制剂研发
5.3 土壤质量改良与提升技术研究
5.4 土壤污染成因溯源、修复治理技术研究
5.5 农用地膜环境污染风险评价及管控技术
5.6 果园水肥高效管理与规模化利用技术
5.7 生物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生物制剂开发
5.8 “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构建与示范
5.9 环境友好型农药研发与利用
5.10 新型生物农药/肥料研制与示范
5.11 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利用与生态化处理关键技术
5.1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
5.13 区域水体-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协同技术研究
5.14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与示范
5.15 休闲观光、创意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5.16 耐候型防虫网用材料研发及无损织造关键技术
5.17 新型农膜替代品制备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5.18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5.19 沙地、盐碱地开发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
5.20 农村生活污水自动化处理系统研发及示范
5.21 养殖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6.乡村产业振兴及绿色宜居建设
6.1 县域优势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及推广
6.2 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
6.3 农业科技成果县域转化途径探索及应用
6.4 科技特派员与本地乡土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探 索
6.5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
6.6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
6.7 苏陕协作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
6.8 县域优质农产品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示范
6.9 农业资源保护与传承关键技术研究
6.10 既有民居建筑功能优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6.11 传统乡村绿色营建经验与现代设计应用
6.12 绿色装配式民居建筑模式与技术
6.13 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及其支撑技术
6.14 乡村生态功能性景观营建技术与应用
6.15 关中平原乡村雨涝生态防控规划技术
6.16 农村厕所功能提升适宜性技术与应用
6.17 乡村新能源综合利用空间规划技术
6.18 千万工程示范村共性技术与推广
6.19 省级农高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
7.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项目
7.1 科技特派团专家开展的县域主导特色产业提质增 效技术研究与示范培训
7.2 县域新品种、新技术与新模式引进研究及推广
7.3 县域主导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 示范
7.4 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7.5 农村电商物流等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7.6 县域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
( 四)社会发展领域
1.疾病防诊治
1.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2.神经系统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3.呼吸系统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4.消化系统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5.血液系统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6.代谢性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7.泌尿系统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8.免疫系统疾病关键技术研究
1.9.精神心理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0.妇产科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1. 口腔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2.外科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3.传染性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4.老年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5.儿科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6.眼科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7.耳鼻喉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8.骨科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19.皮肤疾病防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1.20.地方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1.21.职业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2.药物与医疗器械
2.1 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究
2.2 仿制药关键技术及一致性评价研究
2.3 生物制药关键技术研究
2.4 新型疫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2.5 新型医用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2.6 医疗器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3.中医药现代化
3.1“长安医学 ”中医学术流派诊疗技术研究
3.2 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治疗重大疑难杂症和慢性 病技术研究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循证评价研究
3.4 中医数智化传承研究
3.5 中药材种质资源研究
3.6“秦药 ”药理药性解析研究
3.7 中药炮制工艺标准化研究
3.8 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3.9 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开发研究
3.10 中药新药及中医设备器械研发
4.生物技术
4.1 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4.2 组织器官修复替代关键技术研究
4.3 基因编辑与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究
4.4 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研究
4.5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研发
4.6 生物芯片关键技术研究
4.7 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4.8 类器官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5.生态环境保护与碳达峰碳中和
5.1 黄河和长江流域(陕西段)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 研究
5.2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5.3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5.4 外来入侵物种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5.5 环境监测、治理和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5.6 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5.7 噪声污染防治关键技术装备研发
5.8 新污染物监测、治理、健康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5.9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
5.10 减污降碳、节能降碳、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究
5.11 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5.12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5.13 光伏治沙关键技术研究
6.绿色建筑
6.1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研发
6.2 建筑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6.3 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6.4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适配建筑材料和产品研发
6.5 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7.纺织服装
7.1 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
7.2 特种绳缆、智能纺织品、大尺寸异性结构等产业用 纺织品关键技术研究
7.3 纺织产业清洁绿色技术研究
8.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
8.1 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8.2 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8.3 防灾减灾救灾关键技术研究
8.4 治安防控、司法鉴定、毒品查缉及戒毒、应急反恐 等领域公共安全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8.5 水文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究
8.6 危险化学品安全储运关键技术研究
8.7 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助老产品研发等养老产业 关键技术研究
8.8 科技助残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8.9 交通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8.10 考古与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8.11 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9.申报要求
项目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尊重 生命伦理准则,遵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人胚胎干细胞 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 伦理规范。涉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应遵守《生物技术研究开发
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涉及病原微生物的研究须遵守《病 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涉及实验动物和动 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 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 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 五)资助额度
支持经费 10 万-20 万元。
( 六)支持年限
2026 年—2027 年。
二、重点研发计划对外合作领域项目
2026 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包括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省际科技合作项
目 3 大类。其中,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包括中亚及白俄罗斯科 技合作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面上项目 2 类;省际科技合作项 目包括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专项、跨区域科技合作项目 2 类。
( 一)支持方向
1.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1.1 中亚及白俄罗斯科技合作专项
深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加快推动白俄罗斯国家 科学院中国分院建设,重点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先进 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生态环保 等领域,支持省内创新主体与中亚、白俄罗斯开展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等合作。
1.2 国际科技合作面上项目
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材料、 生命健康、减灾防灾、现代农业等领域,与美欧日韩等发达 国家及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前沿理论、技术攻关、成 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面合作研究的项目。
2.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
认真落实 2024 陕粤港澳活动周活动有关成果,围绕人 工智能、数据科学、生命健康、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领域, 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 湾地区共建各类创新平台,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等合作。
3.省际科技合作项目
3.1 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专项
支持省内创新主体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 地区、武汉等科技创新中心共同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合作项 目,吸引前述地区在陕建立科创飞地、研发中心、孵化载体, 助力西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我省各 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交流、成果转化等对外科技合作活动。
3.2 跨区域科技合作项目
通过一批跨区域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促进对西藏、新 疆、青海等地区的科技援助,深化陕苏、陕吉、陕蒙、陕甘、 陕宁等省( 区)间科技创新合作,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 二 )申报要求
1.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在陕依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 格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 申报项目必须联合至少 1 家 国(境、省)外参与单位,国(境、省)外合作双方不能存 在从属关系。
2.合作项目具备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案合理可 行,能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解决我省重点产业关键技 术、共性技术问题;能与我省重点产业和应用需求紧密结合, 形成知识产权或相关技术标准,推广相关技术成果。应根据 项目类型明确拟达到的知识产权、科技奖项、人才引育、产 业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可考核指标。
3.项目双方须签订合作文件(协议或意向书等), 明确
合作内容、合作方式、预期目标、职责分工及知识产权归属 等,且符合我国及合作机构所在国家(地区)有关法律法规 和科研伦理相关规定。合作文件由合作双方负责人签名,并 明确签署时间及有效期,中方单位须加盖公章,项目执行期 须在协议有效期内,外文协议应附中文翻译。
4.项 目 申报单位应对申报项目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 责。不受理涉密项目。
满足下列条件,予以优先支持:
5.依托省级及以上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 合作基地等合作平台申报的合作项目。
6.同等条件下企业牵头申报的合作项目。
( 三)资助额度
对各类对外科技合作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 40 万 元,执行周期为 2 年。
( 四)联系咨询
以上未尽事宜请向省科技厅合作处咨询。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有任何项目问题都可以找小编指导。
需要咨询高新技术企业、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挂牌、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
免费咨询:1585519955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科技项目申报中心 版权所有 皖ICP备13016955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