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申报条件材料及认定补贴资助、流程管理办法(征求稿)

2024/9/26

盘点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申报条件材料及认定补贴资助、流程管理办法(征求稿) 等内容,详情如下,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鱼鱼为您解答指导!

  盘点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申报条件材料及认定补贴资助、流程管理办法(征求稿) 等内容,详情如下,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鱼鱼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指导电话:15855199550/19855109130(可加v)

  卧涛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辅导规划。

  第一章  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和规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省野外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为我省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8〕71号)、《四川省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后补助管理办法》(川财规〔2021〕1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野外站是我省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我省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异规律,面向我省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布局,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生态学、地学、农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发展,获取长期野外定位观测数据、开展试验示范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

  第三条  省野外站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设,实行“分类管理、联合协作、资源共享、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

  第四条  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管部门及依托单位等对省野外站的运行维护和观测研究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章  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职  责

  第五条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科技厅)是省野外站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促进省野外站的建设和发展,推荐申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 制定省野外站发展政策和规章制度,编制和组织实施省野外站发展规则和建设计划,指导省野外站建设和运行;

  3.认定建设和撤销省野外站,批复省野外站的调整,组织省野外站的考核、评估等。

  第六条  省直有关部门、市(州)科技主管部门、中央在川有关单位是省野外站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 贯彻执行省野外站发展政策和规章制度,支持省野外站的建设和发展,做好省野外站的管理工作;

  2. 落实省野外站建设和运行相关条件,协调解决省野外站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3.组织并支持本部门、本区域省野外站开展联合协作观测与自主创新研究;

  4.负责新建省野外站的申报材料审核和推荐,负责已建省野外站的调整审核;5.聘任省野外站站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第七条  依托单位是省野外站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是:

  1. 为建设省野外站提供人、财、物等必要条件保障,解决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2. 配置并健全省野外站的研究、技术支撑和管理队伍;

  3.建立有利于省野外站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4.配合科技厅做好省野外站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等工作;

  5.聘任省野外站站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6.负责指导省野外站加强环保、安全和保密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建  设

  第八条  科技厅根据全省科技事业发展需要,在生态学、地学、农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标准、开放共享”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的遴选并支持省野外站建设。

  第九条  申报省野外站,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 面向国家及全省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长远需要,遵循科技发展总体规划和自然环境分异规律,具有典型区域或领域(学科)代表性;

  2.牵头依托单位须为在四川境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或由央企和在川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无科研诚信不良记录或违法失信记录等;

  3.具备满足观测需求的实验场地,有较为完善的观测实验基础设施,观测实验场地、基础设施用地应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具有未来30年以上的土地使用证明;

  4.具有较高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水平,已正常运行3年以上,并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系统性观测实验数据,在本领域有较大影响,有能力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任务;

  5.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技术支撑和管理队伍,其中固定(专职)科研人员总数应在15人以上,省野外站站长应由牵头依托单位正式在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较强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每年在省野外站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

  6.在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前提下,承诺省野外站的观测和实验数据、仪器设备设施等科技资源按照有关规定对社会开放共享,为社会和科研提供共享服务;7.依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能够保障人财物等相关支撑条件。

  第十条  省野外站采取依托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科技厅组织评定的方式建设,具体流程如下:

  1. 依托单位组织编写《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申请书》,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择优向科技厅推荐。其中有合作共建省野外站的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

  2. 科技厅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可根据需要开展前期调研,审查通过后,科技厅组织7-9名同行产学研高水平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会议评审,经相关程序后择优推荐,并公示;

  3.通过认定建设且公示无异议的野外站,列入省野外站序列,并填写《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础信息登记表》,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报送科技厅备案。

  第四章  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运行与管理

  第十一条  省野外站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站长负责制。省野外站站长由依托单位聘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厅备案。

  第十二条  省野外站站长应由依托单位在职人员担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且科研诚信记录良好,每届任期为5年,主要负责省野外站的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制定省野外站运行管理办法,并报主管部门备案,保障省野外站日常运行。

  第十四条  省野外站应设立学术委员会,经依托单位报主管部门和科技厅备案。

  1. 学术委员会原则上由11-15名省内外科研一线优秀科学家、监测领域专家组成,其中依托单位人员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他同一单位委员原则上不超过2人,同一位专家原则上不得同时担任3个以上省野外站的学术委员。每届任期五年,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依托单位聘任,原则上应由非依托单位人员担任;

  2. 学术委员会职责是审议并指导省野外站的发展方向、观测实验研究目标、重要学术进展、年度工作报告、科研诚信建设及其他重要事项;

  3. 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二。第十五条  省野外站应建设和稳定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技术支撑和管理队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第十六条  省野外站应重视和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应加强站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应公开透明。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保密工作规定,构建省野外站安全运行、环境保护和保密工作责任体系,科技厅将把安全运行、环境保护和保密工作执行情况作为省野外站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条  省野外站的仪器、设备及成套试验装备应纳入省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向社会开放共享。

  第十八条  省野外站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省野外站完成的数据库、专著、论文、软件等研究成果,应标注省野外站名称。利用省野外站观测数据、实验设施等科技资源完成的成果,应明确标注来源。

  第十九条  省野外站应开展科学普及和社会服务。鼓励省野外站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共建教学、实习、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与地方政府或社会团体联合建设科普基地。

  第二十条  省野外站应坚守科研诚信、恪守学术道德、重视学风建设,弘扬扎根基层、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

  第二十一条  需要调整站址、变更名称、调整研究方向、变更站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的省野外站,须经学术委员会审议,由依托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在变更申请书后附上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及学术委员签名,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厅批复。省野外站建设的前三年及整改期间原则上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变更。

  第二十二条  野外站进行重大事项调整、变更未经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且未报科技厅同意,科技厅将视情况对其予以通报批评。发生泄密事件、环境污染事件、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将不再列入省野外站序列。

  第五章  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三条  野外站(含在川国家野外站)实行年度考核与周期评估相结合的考评制度,由科技厅委托组织有关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实施。

  第二十四条  省野外站需每年提交年度考核报告,年度考核重点为年度观测数据数量及质量、科研进展、开放共享和运行管理情况等。

  第二十五条  在川国家、省野外站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周期评估。评估重点为野外站观测质量、研究成果和水平、示范成效、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与运行管理水平等。

  第二十六条  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中,在川国家、省野外站应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主管部门、依托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考评的公正性。如发现弄虚作假、违反学术道德、科研伦理情况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处理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科研诚信记录。

  第二十七条  科技厅对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结果予以审核和公布,考核和评估结果均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作为配置资源和调整布局的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结果优秀的省野外站加大支持力度;科技厅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省野外站申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连续2年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不再列入省野外站序列。周期评估结果不合格的,将予以通报,并给予1年的整改期限,整改复评后仍不合格的,不再列入省野外站序列。无故不参加考核和评估或中途退出的,按照考评不合格处理。

  第六章 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费支持

  第二十八条  对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在川国家、省野外站给予后补助资金激励。后补助经费按照科技计划项目及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由依托单位统筹使用,用于数据观测、日常运行维护、仪器设备更新、人员培训、合作交流等与野外观测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活动。

  第二十九条  后补助按照新建、运行两类管理,经费补助方式如下:

  1. 新建后补助。省野外站新建当年,原则上统一支持50万元/个,在川国家野外站新建当年,原则上统一支持100万元/个;

  2. 年度考核后补助。建设一年以上的在川国家、省野外站需参加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予以80万元/个的后补助支持;

  3. 周期评估后补助。建设满5年的在川国家、省野外站需参加周期评估(当年不再参加年度考核),周期评估为优秀的,支持后补助100万元/个,不重复支持。

  第三十条  后补助按照以下程序提出安排建议:

  1. 根据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的结果,提出后补助建议;

  2. 结果公示。科技厅将年度考核和周期评估结果在科技厅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由科技厅组织核查处理;

  3.实施后补助。公示无异议并按程序报批后补助支持建议方案后,由依托单位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后补助申请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列入后补助项目拨付后补助。第三十一条  后补助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偿还债务等支出,不得用于编制内在职人员工资性支出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以及国家规定禁止列支的其他支出。依托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从后补助中提取运行管理费。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在川国家、省野外站及依托单位须主动接受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对核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三十三条  新建、考核评估、后补助实施管理过程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  四川省21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附  则

  第三十四条  省野外站名称由科技厅统一命名,一般为“地名+领域(学科)+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英文名称为“Address, Research Field (Disciplin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经正式公布后使用。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科技厅负责解释,自2024年X月X日起施行,原文件《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川科基〔2020〕1号)即行废止。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需要咨询商标、专利、软著知识产权、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1585519955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